查看原文
其他

刘力红:这五句话说尽了人所有疾病来源

岐伯有道 2020-09-18


01 生于气候:当心空调和暖气


“生于风寒暑湿燥火”,就是外界的气候会导致疾病。


过去,“风寒暑湿燥火”是纯自然的,但现在时代有了变化。这个“风”除了自然的之外还有风扇。“寒”除了自然的之外还有空调、冷气。空调、冷气也就是燥了,在空调冷气下空气就干燥。这个“湿”可能也有现在的办法,“火”有暖气等等,所以现在不但有自然的因素还有人为的因素,这也是影响健康不可忽略的一个部分。现在很多疾病都是在空调环境中慢慢产生的。


《内经》里面讲的很清楚,为什么会有天热呢?天热的时候是阳气发散,阳气需要发散,阳气发散就把里面的阴寒鼓荡出来。因为人要吃五谷杂粮,人的环境不能够保证每时每刻都那么理想,所以里面会有阴寒,阴寒要借什么力量发散出去呢?天地的力量,夏天。


夏天来了以后大家的汗毛孔都打开,然后天气又很热,大家又要适当的劳作,虽然说“不妄作劳”但是要“作劳”,要有运动,这就要出汗,出汗以后人体的髓道就打通,就把很多的隐患排掉,这是肌体自己在调整,自然需要热,人身也需要热,这个时候阳气向外发散,就把内部的东西带出来,人要“顺”。


很多疾病怎么来?这样来的。



02 生于阴阳:夫妻关系和谐很重要


生于什么阴阳?大家现在最能看到的阴阳就是男女了,男的为阳,女的为阴,阴阳是个大问题。


为什么《内经》讲生于阴阳?最大的阴阳是男女。男女最大的关系是什么?夫妇。很多疾病怎么来?是从夫妇那里来的。“阴阳之道,发端乎夫妇”,孔子讲的。


中医讲:“阴平阳秘,精神乃治;阴阳离绝,精气乃绝。”阴阳要和谐,也就是夫妇要和谐。现在有几对夫妻不吵架呀?现在很多夫妇不是你埋怨我就是我埋怨你,男的猜忌女的,女的猜忌男的。男的出去了,女的在家坐不住,不是相濡以沫,而是相互怨恨,这样阴阳就不协调。


阴阳不协调是疾病产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,很多疾病实际上是由这条路上来的,《内经》点的“生于阴阳”讲的就是这个问题。夫妇不好了,阴阳不好了,阴阳不和了,那么生出来的子女,又在这样一个阴阳不调和的家里生长,这个子女不可能好。

现在很多父母带小孩来看病,反复的看。中医也好西医也好,治好了以后又犯,实际上根子在哪里?在父母身上,在阴阳身上。这点是需要大家高度重视的。


03 生于喜怒:情绪是健康的关键


生于喜怒,就是生于情志,情志是很影响健康的。情志是什么?


“天有五行御五位,以生寒暑燥湿风;人有五藏化五气,以生喜怒悲思恐。”人为什么要法于阴阳呢?因为人跟天地是一个整体,人的情志实际上就相似于天地的六气“风寒暑湿燥火”,所以这个情志太过或者不及都会影响健康。


“寒暑燥湿风”是外五行,外五行可以致病;“喜怒思忧恐”是内五行,内五行也可以致病。


王善人王凤仪,是东北的一位老人,1937年就去世了,是一位一字不识的农民,可是非常了不起。他类似于中国禅宗史上的六祖,六祖也是一字不识,但是后来彻证本性,王凤仪也非常了不起,也是大彻大悟。


在他的学问里有一门很重要的学说:研究我们的情志、我们的心性、我们的心理行为跟疾病的关系。我们的心理行为直接影响健康,至少有百分之五十的疾病是由心理行为不健康造成的,不健康的心理行为王凤仪归纳为五点:


恨人,就伤“心”,循环系统的疾病跟恨是有决定关系的。恼,呼吸系统,肺。怒,就是肝系统,肝胆。怒包括闷怒、郁怒、大怒等,中风这些在中医也是属于肝系统。烦,女同志喜欢讲“烦死人”。对不起,肾就有问题,生殖系统就有问题,烦这个因素直接伤肾。



04 生于饮食:冷饮会伤阳气


饮食包括食量的问题、饮量的问题,尤其现在饮酒的同志,“感情深一口闷”,这个对身体不好。


包括“寒温无节”,大量进食生冷、冰冻的东西,这个不好。尤其现在什么东西都是冰冻的,这个会损伤人的阳气。人的阳气对于生命来说太重要了,不要轻耗。救都救不及,补都补不及,你还老去伤害它。


另外一个就是荤素的问题。我们的生理告诉我们,草食动物的肠和齿跟肉食动物的肠和齿是不同的,这是一个客观的指标。肉食动物都是伶牙俐齿,都是尖的齿,我们的四个牙就是肉食动物的尖齿;素食动物都是平牙,我们除了这四颗尖齿之外都是平牙。


05 生于居处:睡觉就是养命


居处对健康也有很大影响,居处的环境实际上就是风水。过去认为这个是迷信,这是绝对错误的,有没有风水?肯定有。


只要有中医就有风水,风水跟中医是一个道理,它们都讲五行。怎么进气,门窗的走向,纳什么气,就是阴阳,就是五行,没有丝毫迷信。人身是一个小天地,人身就是五行,人的五行的秉受是不同的,所以居住的环境,这个阴阳协不协调,五行相不相合,它会影响在这个环境里面居住的人,他的心、他的身。


睡眠很重要。人生的睡眠实际上是一个补充阳气的过程。我们刚刚讲到阳气是人的命根,阳气靠什么补充?阳气耗散的途径很多,行、动、一切思维都在耗阳气,举手投足都在耗阳气。耗阳气的途径很多,可是补充阳气的途径很少,几乎就靠睡眠。


所以睡眠几乎是养阳气的唯一方式,你说重不重要?也就是养命的唯一方式。所以这个睡眠太重要了,大家真是不要等闲视之。一大法宝就是要早睡。


扩展阅读:

刘力红:医学只能解决10%的健康问题,剩下的要靠自己

刘力红老师生动解读“医为仁术”

刘力红:从庸医变为良医的关键思维(百读不厌)

刘力红:养生最重要的内容都在这里,关键看你能不能做到

刘力红:同吃一锅饭,为啥有人缺营养有人不缺?


九蒸九晒芝麻丸=补肾+乌发+延年益寿小仙丹

排湿汤:湿气克星,原来这么多病和湿气有关

红参气血汤:补血天下第一方(补气血不上火)

========== END ==========

温馨提示: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,仅供大家参考学习,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。如有需要,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。

⊙版权声明:文章源于网络,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
找不到好中医?不如自己学中医!

本号菜单中, 有完整的入门系列, 视频系列. 欢迎大家学习.

学习古中医, 伤寒论经方传承

对经方有兴趣者, 可加QQ群577262550

厚德载物!草木金石仅除身病,正己培德方祛心魔!

祈愿:天下和顺,日月清明;风雨以时,灾厉不起;国丰民安,兵戈无用;崇德兴仁,务修礼让;国无盗贼,无有怨枉;强不凌弱,各得其所;人无病厄,富贵康宁;长寿好德,善始善终.

点击【底部广告】支持下小编吧,您的每次点击都是我前进的动力!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